财经 首页 > 财经 > 文章详情页

斩获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奖项 东软以AI+筑牢能源产业安全防线

近日,由东软集团与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、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开发的《针对配电网台变重过载的多时空尺度精准预测和状态推演》项目,成功晋级数字中国建设峰会2025创新大赛・人工智能赛道“基于科学计算大模型的配电网运行状态感知推演方案”总决赛,并荣获三等奖。

图片1.jpg

配电网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“神经末梢”,一头连着千家万户,一头系着各行各业,是电力稳定供应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力系统的日益复杂,如何精准感知和有效推演配电网的运行状态,成为保障能源安全、提升供电质量的关键。在此背景下,2025年数字中国创新大赛·人工智能赛道特别设置了“基于科学计算大模型的配电网运行状态感知推演方案”赛题,鼓励各方探索人工智能在配电网领域的创新应用,以AI+能源点亮万家灯火。

东软与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、上海交通大学积极携手,进行产学研用联合攻关,共同开发《针对配电网台变重过载的多时空尺度精准预测和状态推演》项目,成功实现了配电网调控从传统“经验驱动”向精准“感知推演”的转变,通过构建可观、可测、可预测、可推演、可控的决策支持体系,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升级提供坚实的保障。

在预测阶段,东软充分发挥在能源领域积累的行业知识与数据智能分析技术,深入挖掘历史数据构造多维特征,构造170个有效特征完成模型训练,对台区超容用电进行实时的精准预测和及时预警。同时,针对预警台区,东软结合气象等外部因素,构建多元负荷预测模型,能够精确地预测未来的负荷曲线,为电网的安全、稳定运行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。

在推演阶段,东软搭建了基于运行机理的设备状态演化模型,与数据驱动模型深度融合,形成系统级模型,围绕柔性负荷参与调控、储能装置接入调控等关键场景,输出详实可靠的成果,实现对台区负荷的全方位监管与运行状态深度推演。

在总决赛现场,各支参赛队伍详细介绍其技术亮点、创新思路、应用案例及市场前景等内容,评审专家基于项目的完整性、创新性、可推广性等多个维度进行严格评审。最终,《针对配电网台变重过载的多时空尺度精准预测和状态推演》项目凭借其卓越的智能推演特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,赢得了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,成功获得大赛三等奖。

该项目不仅是东软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和落地,更是东软响应国家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,支撑能源行业智能化转型的一次有益实践。

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作为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精心打造的高端专业赛事,自2019年创办以来,已成功举办六届。本届大赛设置了数据要素、数字安全、人工智能、智能科技、数字城市、数字金融、数字文旅、低空经济、信创、数字智造和青少年AI机器人共11个赛道。在人工智能赛道“基于科学计算大模型的配电网运行状态感知推演方案”赛题中,共有165支顶尖团队、303名精英选手参赛,经过初赛评审,仅有15支队伍晋级决赛,最终6支队伍斩获赛事奖项。

版权与免责声明:

① 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,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,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

②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QQ:211544606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。

客户端推荐下载

返回网站首页